晋中备考资料

首页 > 事业单位 > 备考资料

考编必备--公基必刷六

互联网 | 2023-06-08 10:46

收藏

  考编必备--公基必刷六

  18. 我们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各种属性,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苹果的感性形象,这种反映形式是( )

  A. 感觉

  B. 知觉

  C. 分析

  D. 表象

  B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认识论。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整体形象是感性认识中的知觉,不是感觉,因为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外部整体形象的直接反映,也不是表象,因为表象是在知觉形成的基础上,对已经感知过的事物的外部整体形象在人脑中的回忆和再现,故AD不当选。C项分析是指理性认识,故不当选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。

  19.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中的“剧中人”,又是历史的“剧作者”。这是( )

  A. 唯心主义观点

  B. 折中主义观点

  C.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

  D.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

  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唯物史观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,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。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,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,是历史的创造者。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,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,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。

  20. 毛泽东著名诗句“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遥看一千河”包含的哲理是( )

  A.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

  B.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

  C.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

  D.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统一

  D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。“坐地日行八万里”是说人们坐在赤道上,因为地球在自转,于是在不知不觉中,一日已经行了八万里路。人以地球为参照物,是相对静止的,而在整个宇宙之中,是运动的,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相对性的统一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。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